山東工行第一書記演繹新“梁山好漢” 光伏扶貧成脫貧首選
光伏產業(yè)網訊
發(fā)布日期:2017-04-25
核心提示:
在梁山縣駐點扶貧的兩年里,無論白天黑夜、晴雨雪霜,無論田間地頭、村街巷尾,都有工行第一書記忙碌工作的身影。
在梁山縣駐點扶貧的兩年里,無論白天黑夜、晴雨雪霜,無論田間地頭、村街巷尾,都有工行第一書記忙碌工作的身影。
是他們不辭辛勞地宣講惠民政策、引進致富項目、爭取幫扶資金;是他們在風雨中、泥水里深入田間地頭搞測量;是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堅守在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現場。
他們已深深融入了腳下這片忠義、厚重的土壤,汲取了扶貧圓夢的力量……
這是梁山縣委副書記鐘秀芳近日來到濟南,在工行扶貧工作總結座談會上的深情發(fā)言,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梁山百姓對工行山東省分行兩位“第一書記”王曉東、裴洪濤感激之情。
2015年初,工行山東省分行委派的兩位第一書記王曉東、裴洪濤與其他5家省直單位的13名第一書記一起,到梁山縣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初上梁山直面困難找出路
第一書記處在抓基層黨建的最前沿,沖在脫貧攻堅的最前線,一頭擔負著組織的殷殷重托,一頭承載著村民的致富夢想。
梁山縣王老君、鐘那里兩個村,在歷史上是一個行政村,后來由于黃河灘區(qū)搬遷一分為二。多年來,兩村住戶、耕地交叉并存,村里無經營性收入,村委會也沒有辦公場所,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村民人均耕地少,無法發(fā)展規(guī)模種植業(yè);村內道路坑坑洼洼,雖然靠近黃河,但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嚴重缺失。
2015年初,一道道扶貧的難題擺在了工行山東省分行第一書記王曉東和裴洪濤面前。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高度重視幫扶工作,行領導先后兩次帶隊入村調研,指導幫扶工作整體布局規(guī)劃,盡最大努力投入人力財力,給予大力支持;濟寧分行遵照省行指示,主要負責人多次深入幫包村,幫助第一書記解決實際困難。
經過與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鄉(xiāng)黨委、當地村民交流后,兩位工行第一書記迅速確定了工作思路,確立了“促進集體增收,帶動脫貧實效”的工作原則,制定了“扶智、扶志”相結合的工作思路。
基層入手以“老”帶“新”抓黨建
確定發(fā)展思路是第一步,組建脫貧隊伍是第二步。兩位第一書記在兩村多次召開兩委班子、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通報省委下派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為農民辦實事的指示精神,充分聽取他們的意愿訴求,樹立共同目標,加快脫貧步伐。
為改善黨員隊伍結構,讓村莊實現持續(xù)發(fā)展。王曉東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村里年紀輕、有本領、威信高的積極分子入黨,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從感情上與地方領導和群眾拉近了距離,為扶貧工作和村“兩委”今后長期引領村民發(fā)展經濟夯實了群眾基礎。
提起第一書記王曉東的工作思路,趙堌堆鄉(xiāng)黨委書記沈本海很是敬佩,“曉東同志組織協調能力強。村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黨員年齡偏大,這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個大問題。但曉東同志卻認為這是個優(yōu)勢,他跟我說老黨員對黨感情深、黨性強,老黨員在新形勢下可以做好對村民的政策宣傳和穩(wěn)定協調工作,支持和監(jiān)督‘兩委’開展工作。真是有頭腦。”
據掛職梁山縣委副書記、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院長高立明介紹,兩年來省派第一書記幫包的15個貧困村,共組織召開黨員大會333次,村民代表會議229次,調整選配村黨支部書記4人,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49人,發(fā)展黨員24人,培養(yǎng)村級后備干部16人,健全管用制度54個。在發(fā)展基礎組織、健全制度的同時,梁山縣15名駐村第一書記利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三嚴三實”教育等活動將扶貧惠農政策傳達到黨員干部中,提高黨員意識,增強黨性修養(yǎng)。
授之以漁光伏扶貧項目見成效
思路定好了,隊伍壯大了,尋找脫貧產業(yè)成為了第一書記重點任務。
“目前的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就像散落在民間的一顆顆珍珠,第一書記要當個‘有心人’,把這些資金和項目跟村里實際情況‘穿’起來起來,才能形成好的產業(yè)項目。”工行山東省分行駐梁山縣王老君村第一書記王曉東介紹說。
為落實兩年后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萬元,貧困戶年收入達到3402元的省委扶貧工作目標要求,王曉東和裴洪濤帶領村“兩委”、黨員代表、致富帶頭人先后學習了濟南市濟陽縣仁鳳鎮(zhèn)富硒西瓜大棚種植、濟寧市汶上縣次丘鎮(zhèn)蘆花雞養(yǎng)殖等項目。
通過多處調研、摸索,再結合當地地理村情,王曉東覺得村里做種植、養(yǎng)殖等風險性過大。2015年下半年,在梁山縣率先提出了光伏扶貧的構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村級光伏電站終于在兩村落地實施,村里光伏合作社賬戶有了13萬元存款,從此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僅憑借這一個光伏項目,村里20年內都會保持穩(wěn)定的集體收入。”王曉東說。
在第一書記王曉東幫扶下建成的梁山縣王老君村村級光伏電站
依托扶貧資金,推動產業(yè)項目多點“開花”。在光伏項目之外,工行山東省分行在幫扶的兩個村里還搞了3個輔助項目,收益均用于兩村貧困戶分紅。一是利用工行捐助的資金建設養(yǎng)殖合作社廠房,并租賃給村民專業(yè)戶;二是扶貧專項資金入股林下養(yǎng)殖蚯蚓項目;三是由鄉(xiāng)政府組織牽頭投資入股農村旅游項目。產業(yè)扶貧項目的布局,大大提高了兩個村的致富能力,群眾滿意度都有了明顯改變和提升。
時刻為百姓著想的駐村干部,才能真正“駐”進百姓的心里。正是這些第一書記的幫扶和推動,梁山縣近年來推行了經營主體主導型、資產收益創(chuàng)新型等9種產業(yè)扶貧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全覆蓋的產業(yè)扶貧新格局。目前,全縣280個產業(yè)扶貧項目已全部實施完畢,其中,2015年產業(yè)項目已實現效益分紅160余萬元,2016年產業(yè)項目將按季度陸續(xù)進行分紅。
扶貧圓夢幫扶路上一家親
兩年里,工行山東省分行第一書記共幫助村里協調爭取扶貧資金約850萬元,落實致富產業(yè)項目5個,實現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約19萬元;為村里建設350平方黨員活動中心一處,新建2000平米文化廣場一處,打320米深水井一處,投資48萬元建設幼兒園一處,硬化擴建11.3公里村內及田間道路。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幫包村“五個明顯”、貧困戶全部脫貧的目標任務。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在梁山人民心中,第一書記就是新時代真正的梁山好漢!”在山東工行扶貧工作總結座談會上,梁山縣委副書記鐘秀芳用質樸的鄉(xiāng)音,訴說了工行山東省分行王曉東等第一書記兩年幫駐村的點點滴滴。
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徐光林在致辭中表示,“第一書記的幫扶工作雖然結束了,但是工商銀行和梁山縣的情誼不會斷。工商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優(yōu)勢,不斷提升脫貧地區(qū)人口的自我發(fā)展能力,為扶貧地區(qū)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持。”
當見到“精準扶貧感黨恩,致富路上工行親”的那面錦旗時,第一書記王曉東的眼睛濕潤了,“離開梁山,心中萬千不舍,梁山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會經?;厝タ纯创謇锏淖兓?,看望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他深情地說。
是他們不辭辛勞地宣講惠民政策、引進致富項目、爭取幫扶資金;是他們在風雨中、泥水里深入田間地頭搞測量;是他們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堅守在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現場。
他們已深深融入了腳下這片忠義、厚重的土壤,汲取了扶貧圓夢的力量……
這是梁山縣委副書記鐘秀芳近日來到濟南,在工行扶貧工作總結座談會上的深情發(fā)言,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梁山百姓對工行山東省分行兩位“第一書記”王曉東、裴洪濤感激之情。
2015年初,工行山東省分行委派的兩位第一書記王曉東、裴洪濤與其他5家省直單位的13名第一書記一起,到梁山縣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初上梁山直面困難找出路
第一書記處在抓基層黨建的最前沿,沖在脫貧攻堅的最前線,一頭擔負著組織的殷殷重托,一頭承載著村民的致富夢想。
梁山縣王老君、鐘那里兩個村,在歷史上是一個行政村,后來由于黃河灘區(qū)搬遷一分為二。多年來,兩村住戶、耕地交叉并存,村里無經營性收入,村委會也沒有辦公場所,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村民人均耕地少,無法發(fā)展規(guī)模種植業(yè);村內道路坑坑洼洼,雖然靠近黃河,但水利等農村基礎設施嚴重缺失。
2015年初,一道道扶貧的難題擺在了工行山東省分行第一書記王曉東和裴洪濤面前。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高度重視幫扶工作,行領導先后兩次帶隊入村調研,指導幫扶工作整體布局規(guī)劃,盡最大努力投入人力財力,給予大力支持;濟寧分行遵照省行指示,主要負責人多次深入幫包村,幫助第一書記解決實際困難。
經過與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鄉(xiāng)黨委、當地村民交流后,兩位工行第一書記迅速確定了工作思路,確立了“促進集體增收,帶動脫貧實效”的工作原則,制定了“扶智、扶志”相結合的工作思路。
基層入手以“老”帶“新”抓黨建
確定發(fā)展思路是第一步,組建脫貧隊伍是第二步。兩位第一書記在兩村多次召開兩委班子、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通報省委下派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為農民辦實事的指示精神,充分聽取他們的意愿訴求,樹立共同目標,加快脫貧步伐。
為改善黨員隊伍結構,讓村莊實現持續(xù)發(fā)展。王曉東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村里年紀輕、有本領、威信高的積極分子入黨,通過扎實有效地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從感情上與地方領導和群眾拉近了距離,為扶貧工作和村“兩委”今后長期引領村民發(fā)展經濟夯實了群眾基礎。
提起第一書記王曉東的工作思路,趙堌堆鄉(xiāng)黨委書記沈本海很是敬佩,“曉東同志組織協調能力強。村黨員平均年齡超過60歲,黨員年齡偏大,這在所有人看來這都是個大問題。但曉東同志卻認為這是個優(yōu)勢,他跟我說老黨員對黨感情深、黨性強,老黨員在新形勢下可以做好對村民的政策宣傳和穩(wěn)定協調工作,支持和監(jiān)督‘兩委’開展工作。真是有頭腦。”
據掛職梁山縣委副書記、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院長高立明介紹,兩年來省派第一書記幫包的15個貧困村,共組織召開黨員大會333次,村民代表會議229次,調整選配村黨支部書記4人,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49人,發(fā)展黨員24人,培養(yǎng)村級后備干部16人,健全管用制度54個。在發(fā)展基礎組織、健全制度的同時,梁山縣15名駐村第一書記利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三嚴三實”教育等活動將扶貧惠農政策傳達到黨員干部中,提高黨員意識,增強黨性修養(yǎng)。
授之以漁光伏扶貧項目見成效
思路定好了,隊伍壯大了,尋找脫貧產業(yè)成為了第一書記重點任務。
“目前的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就像散落在民間的一顆顆珍珠,第一書記要當個‘有心人’,把這些資金和項目跟村里實際情況‘穿’起來起來,才能形成好的產業(yè)項目。”工行山東省分行駐梁山縣王老君村第一書記王曉東介紹說。
為落實兩年后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萬元,貧困戶年收入達到3402元的省委扶貧工作目標要求,王曉東和裴洪濤帶領村“兩委”、黨員代表、致富帶頭人先后學習了濟南市濟陽縣仁鳳鎮(zhèn)富硒西瓜大棚種植、濟寧市汶上縣次丘鎮(zhèn)蘆花雞養(yǎng)殖等項目。
通過多處調研、摸索,再結合當地地理村情,王曉東覺得村里做種植、養(yǎng)殖等風險性過大。2015年下半年,在梁山縣率先提出了光伏扶貧的構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努力,村級光伏電站終于在兩村落地實施,村里光伏合作社賬戶有了13萬元存款,從此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僅憑借這一個光伏項目,村里20年內都會保持穩(wěn)定的集體收入。”王曉東說。
在第一書記王曉東幫扶下建成的梁山縣王老君村村級光伏電站
依托扶貧資金,推動產業(yè)項目多點“開花”。在光伏項目之外,工行山東省分行在幫扶的兩個村里還搞了3個輔助項目,收益均用于兩村貧困戶分紅。一是利用工行捐助的資金建設養(yǎng)殖合作社廠房,并租賃給村民專業(yè)戶;二是扶貧專項資金入股林下養(yǎng)殖蚯蚓項目;三是由鄉(xiāng)政府組織牽頭投資入股農村旅游項目。產業(yè)扶貧項目的布局,大大提高了兩個村的致富能力,群眾滿意度都有了明顯改變和提升。
時刻為百姓著想的駐村干部,才能真正“駐”進百姓的心里。正是這些第一書記的幫扶和推動,梁山縣近年來推行了經營主體主導型、資產收益創(chuàng)新型等9種產業(yè)扶貧模式,形成了多元化、全覆蓋的產業(yè)扶貧新格局。目前,全縣280個產業(yè)扶貧項目已全部實施完畢,其中,2015年產業(yè)項目已實現效益分紅160余萬元,2016年產業(yè)項目將按季度陸續(xù)進行分紅。
扶貧圓夢幫扶路上一家親
兩年里,工行山東省分行第一書記共幫助村里協調爭取扶貧資金約850萬元,落實致富產業(yè)項目5個,實現新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約19萬元;為村里建設350平方黨員活動中心一處,新建2000平米文化廣場一處,打320米深水井一處,投資48萬元建設幼兒園一處,硬化擴建11.3公里村內及田間道路。圓滿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幫包村“五個明顯”、貧困戶全部脫貧的目標任務。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在梁山人民心中,第一書記就是新時代真正的梁山好漢!”在山東工行扶貧工作總結座談會上,梁山縣委副書記鐘秀芳用質樸的鄉(xiāng)音,訴說了工行山東省分行王曉東等第一書記兩年幫駐村的點點滴滴。
工行山東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徐光林在致辭中表示,“第一書記的幫扶工作雖然結束了,但是工商銀行和梁山縣的情誼不會斷。工商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充分發(fā)揮行業(yè)優(yōu)勢,不斷提升脫貧地區(qū)人口的自我發(fā)展能力,為扶貧地區(qū)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持。”
當見到“精準扶貧感黨恩,致富路上工行親”的那面錦旗時,第一書記王曉東的眼睛濕潤了,“離開梁山,心中萬千不舍,梁山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會經?;厝タ纯创謇锏淖兓?,看望那里的父老鄉(xiāng)親,”他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