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將組織光伏企業(yè)開會:協(xié)調拓展歐盟市場 避免惡性低價競爭
光伏產業(yè)網訊
發(fā)布日期:2018-09-05
核心提示:
記者獲悉,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政策到期解禁后,9月6日我國有關部門將組織行業(yè)內代表企業(yè)參加閉門會議,通報相關情況、總結工作經驗、討論中國企業(yè)進一步拓展歐盟市場的注意事項。
記者獲悉,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政策到期解禁后,9月6日我國有關部門將組織行業(yè)內代表企業(yè)參加閉門會議,通報相關情況、總結工作經驗、討論中國企業(yè)進一步拓展歐盟市場的注意事項。消息人士表示,歐洲取消對華光伏雙反政策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希望企業(yè)能夠積極維護良好貿易秩序,切莫蜂擁而上,以免形成惡性、低價競爭。
北京時間9月1日,歐盟委員會提前宣布,決定在9月3日午夜結束歐盟對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最低進口價格(MIP)措施將在9月3日午夜正式到期。聲明提到,“在考慮了生產者以及使用或進口太陽能電池板的人的需求之后,委員會認為讓這些措施失效符合歐盟的整體利益。該決定還考慮了歐盟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據悉,歐盟委員會當地時間8月31日確認,此前針對中國太陽能面板的反傾銷與反補貼限制措施到期將不再延長。早在2013年,因歐洲當地制造商抱怨中國產品價格低導致他們被迫停產,歐盟開始對中國太陽能面板實施實施上述措施。2017年3月,當這些措施到期時,歐盟又決定將其延長18個月,但當時也暗示不會再次延長。
在當日的聲明中,歐盟委員會也表示,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沒有理由再進一步延長上述措施,因此“駁回歐盟相關產業(yè)關于到期進行重審的要求”。
歐盟終止對華光伏產品“雙反” 光伏企業(yè)稱明年需求有望超預期
按照歐盟委員會此前發(fā)布的公告,從昨天(9月3日)起,歐盟對華太陽能板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到期并不再延長。對此,國內多位光伏企業(yè)負責人和業(yè)內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中國本土光伏產能將帶來利好,但估計不會對2018年的需求帶來太大變動。而從明年開始,歐洲市場的需求或高于預期,預計國內新增產能較多的企業(yè)將從中受益。
“今年已近年底,且預期后續(xù)電池片、組件價格仍會緩慢下跌,加上歐洲市場風格趨于保守穩(wěn)健,因此MIP(對華光伏最低限價)終止估計不會對2018年的需求造成變動。但2019年開始,歐洲市場會因組件采購成本降低導致需求高于預期。”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jiān)莊英宏對上證報記者說。
在他看來,歐盟市場近年來整體下滑的原因源于各國政策的調整,但未來還會再度復蘇。一直以來,東方日升采取的是全球化戰(zhàn)略布局,今年重點在澳大利亞、越南等市場建立銷售體系,目標就是配合完成今年3.5吉瓦的海外銷售計劃。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向記者表示,這一消息總體對行業(yè)是利好,有利于歐洲平價上網的大規(guī)模應用,普惠歐洲人民。同時,這構成了自由貿易的典范,為其他國家樹立榜樣。
“對晶科來說,這更是利好,因為原本我們海外的產能就遠不夠滿足歐洲和美國市場強勁的需求,如果能用國內產能供應歐洲,那就可釋放更多海外產能來滿足美國市場。”錢晶說。
對此,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楊立友博士認為,歐洲是重要的光伏市場之一。終止MIP對中國高效產能來說是利好消息。公司很早就開始“走出去”,已向印度、巴基斯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墨西哥、阿根廷等國提供高效光伏組件,未來也將持續(xù)關注、開發(fā)歐洲市場。
“這既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貿易自由的體現。隨著全球化的加深,光伏產業(yè)成為全球化的產業(yè)之一,只有貿易自由才能促進行業(yè)的發(fā)展成熟,推動全球能源結構轉型。”他說。
蘇美達輝倫常務副總經理鄔夏威表示,這個消息對正處于“5·31”新政及美印“雙反”下的中國光伏市場來說是個非常大的利好,接下來歐洲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歐洲光伏發(fā)展較為成熟,用戶對光伏的認知度較高,部分國家的住宅和商業(yè)部門對屋頂光伏的需求不斷提升。中國光伏產品通過多年的發(fā)展,技術、效率以及成本優(yōu)勢也在不斷提高。在德、法等國近年光伏成本不斷下降的背景下,‘雙反’的取消可進一步降低當地光伏項目的成本,方便消費者使用到優(yōu)質高效的光伏電力。”他對記者說。
據他介紹,蘇美達輝倫此前在歐洲的發(fā)展一直較為穩(wěn)定,市場份額穩(wěn)步提升,“雙反”取消將會促進公司與當地伙伴的合作。而從長遠角度看,除了歐洲市場外,新興國家市場的發(fā)展也值得關注。依靠技術和研發(fā)引領行業(yè)升級,探索新的業(yè)務增長點,才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MIP影響:歐盟組件價格下降30% 2019年光伏需求上升40%
9月3日,歐盟正式取消中國、臺灣和馬拉西亞進口光伏產品的最低進口價格(MIP)。IHSMarkit分析師JosefinBerg預計,未來幾周內歐洲組件的新合約價格將下降30%。對項目開發(fā)商和EPC而言,這意味著即刻降低項目系統(tǒng)的總成本以及相應的LCOE,并提高已簽約項目的項目利潤率。
上周,臺灣的EnergyTrend已經觀察到太陽能電池價格的進一步下跌,特別是在高效單晶電池領域。在MIPS停止之后,新的價格戰(zhàn)將不可避免,特別地中國和臺灣產太陽能電池將直接競爭。
Berg本周一表示,這一決定的最大影響將是刺激歐洲2019年的新增光伏設施同比增長40%。所有的項目開發(fā)商都會從供應商間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受益。
在今年6月IHSMarkit發(fā)布的最新“光伏設施跟蹤器”報告中,分析師們已經假定MIP在9月份之后不會延長。因此預測歐洲2018年的光伏安裝量為12吉瓦,2019年為17吉瓦。
歐洲組件市場的競爭必定會加劇,而東南亞的制造商們將在歐洲市場失去競爭優(yōu)勢,他們唯一明確市場是美國,可能還有印度——取決于中國組件和電池進口關稅的動態(tài)。
一直對關稅持反對意見的SolarPowerEurope將歐盟的這一決定稱為歐洲太陽能產業(yè)的“分水嶺時刻”和“新太陽能時代”。認為歐盟的這一決定“解除了歐洲太陽能增長的最大障礙”。太陽能將成為許多歐盟國家最價廉的電力形式,這意味著更多的消費者和國家政府將能夠投資于太陽能。
而EUProSun則同樣大聲疾呼要求保留關稅,稱太陽能目前已經是歐洲最便宜的電源。一旦取消關稅,太陽能就不會再價廉,只有進口商的利潤會有所增加。但對制造業(yè)——乃至整個價值鏈——的損害將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