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新材料學院的潘鋒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林原教授團隊合作,通過第一性原理和實驗發(fā)現,TiO2/CdS/CdSe QDSSCs的光電轉化性能可以通過液相原子層技術調控CdS緩沖層的原子層數來實現,最高效率能達到6%,接近該體系目前最高水平(6.01%)。他們發(fā)現隨著CdS層數的增加,一方面CdS的帶隙減小,CdS的導帶底向下移動;另一方面,TiO2/CdS界面偶極作用增強,更多電子注入TiO2,導致TiO2的導帶底向上移動,從而導致界面處各自的能級發(fā)生重排。因此,QDSSCs的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可以通過調控緩沖層的層數實現。這些發(fā)現將為以后如何優(yōu)化緩沖層的界面性質來提高QDSSCs的表現性能提供重要的線索和指導。該工作近期發(fā)表在國際著名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發(fā)表(DOI: 10.1039/C6CC01664B),北大新材料學院的張丙凱、鄭家新以及中科院化學所李曉寧博士是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潘鋒教授和林原教授是共同通訊作者。